专栏作者 / 钱展礽
学医的不从医,想当医生的非法行医……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和重视。
央视《新闻1 最近播出了一篇关于1的文章“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医学院?”的节目。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教育学家巴德年教授在接受央视联线时表示,“医学院毕业20万左右的大学生,真正能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有11人、12万,毕业后能拿到执业(医师)资格的,也就是5万到6万。”
学医不从医
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和重视
几年前,据报道,中国每年约有60万医学毕业生,不到10万人最终穿上了白大褂。大量医学毕业生不是医生,这不仅浪费了医学教育资源,而且间接给人一种医学人才短缺的印象。
问题是,为什么这么多医生最终不去看医生?
客观分析,医学院毕业生不去看医生并不奇怪,因为医学院有很多专业毕业后不能成为医生,如公共卫生管理、护理、药学等,但如果医学院临床、中医、口腔医学、预防医学等毕业生不是医生,值得反思。
作者了解到,即使许多处方专业的毕业生获得了执业医师的资格,他们也不愿意一辈子从事医生职业。虽然原因是多样化的,但至少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医生的执业环境和社会尊重不是很好。
不学医的人数增加,后果更严重。以基层为例,一群真正想成为医生或假装成为医生的人很难成为执业医师团队的一员,要么他们没有资格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要么他们是基本的“考不起”执业医师资格。
基层医生不仅让普通人觉得看病越来越难,还间接为非法行医人员提供了市场。
一方面,有资格当医生的人不愿意当医生,另一方面,想当医生的人不能当医生。这种现象值得注意。
现在是基层医疗领域的一大怪病
人证分离
作者在基层当医生近30年,对基层医疗行业的一些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上述学医不从医的现象延伸了另一种基层怪病——“人证分离”。
是那些有医师资格的人,从事非医师职业,他们把自己的医师资格挂靠在一些医疗机构“执业”。
最后,有两种现象,一种是医疗机构邀请了其他人“代替”挂证的人变相纵容非法行医;一是医疗机构只有这个人在桌子上。事实上,这个人根本不在医疗机构。挂证的目的还有其他原因,如职称评定、医疗机构医生配置数量等。
从某种角度来看,医疗行业出现了“人证分离”这是一种奇怪的疾病。这种现象很容易导致统计数据的偏差。例如,在非医生岗位上注册的医生很容易被统计为现有医生的数量,导致现有医生的数量不准确,影响医生人才培训政策的制定。
虽然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相关规定,要严厉打击这种挂证现象,但这种现象仍然在暗中存在,尤其是在行业内,有多少人知道其内部情况,更不用说是否可以监督了。
“人证分离”这种现象不仅扰乱了正常医疗队伍的建设,也导致了医疗卫生行业的一些隐形现象“每个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没有人能说出发生了什么”潜规则现象。
让更多的医学人才下沉到基层
至少做好这五点
从稳定基层医生的角度来看,上述现象或多或少影响了一些医生的认知,特别是一些医学院的医学毕业生,根本不愿意回到基层。
基层医疗人才的发展是医疗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医疗人才的发展与基层医疗领域的未来有关。笔者认为,为了真正留住基层人才,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建立公平、公开、透明的人才选拔机制。这一点非常重要。真正的人才是“真金不怕火炼”,只有这样的选拔平台才能让真正的人才从一开始就感到受人尊敬。
第二,为人才提供更上一层楼的机会。应该说,每个人都有虚荣心,有些人上一层楼不仅是为了未来,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有了公平、公开、透明的人才选拔机制,就应该有公平、公开、透明的人才提拔机制。
第三,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光。对于医生来说,有更多的机会发光,如职称评估、季度评估、年度评估等。医疗机构和行业主管部门应为每个人提供公平、开放、透明的发光机会。
第四,从根本上尊重人才。这应该自始至终都有才华,如社会福利、单位、精神文明等。
第五,坚决遏制冒充人才的势头。长期以来,基层非法行医一直猖獗,甚至在一些地方“神医”已成不可摧毁的“黑队伍”,它给正规人才带来了莫名其妙的蔑视效果。
简单总结一下,扭转学医不从医的现象,让更多的医学人才下沉到基层,杜绝基层非法行医的泛滥,最重要的是提高医生职业的吸引力,让他们的收入值得多年的学习和努力。
华北 | 北京 | 天津 | 山西 | 河北 | 内蒙古 | |||||||
华南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
华东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
西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
西北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
东北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
港澳台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2023-05-28
2023-05-28
2023-05-28
2023-05-28
2023-05-28
2023-05-28
2023-05-28
2023-05-28
2023-05-28
2023-05-28